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74|回复: 0

【中国纪检监察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tuixiuustcer 发表于 2021-3-9 13: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03月09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本期嘉宾: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

“十四五”期间,我们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问题有哪些解决之策?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在科技人才培养上,中科大有哪些经验和计划?“九章”背后的量子技术,究竟将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本期“两*云播间”,我们请到三位院士代表委员,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展开讨论。
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强基固本,逐步解决“卡脖子”问题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并提出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等措施。请您谈谈为何要加强基础研究,对解决我们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问题有作用?
高鸿钧:当前,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近年来,党中央针对加强基础研究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我国的基础研究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然而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这与基础研究整体水平跟不上直接相关。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技术体系和工程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没有雄厚而坚实的基础研究,就不会有高水平的技术产生,就不会有高质量的系统与工程。因此,在“十四五”以及更长时期,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尊重科学规律,以“十年磨一剑”精神不断强基固本,才能够逐步解决“卡脖子”问题,持续为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
科技人才培养要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多下功夫
记者: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请您介绍一下中科大在科技人才培养上有哪些经验做法?在更好激发科学家的创造活力方面,您有哪些意见建议?
包信和:“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两大核心任务。在学生培养上,我们制定了“六有”大学生培养方案,颁布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行动纲领等,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进研究生教育“德创”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同时,通过少年班、创新试点班等招收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并面向国家关键急需领域和学校学科发展需求,推进研究生招生体制机制改革,实行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重点实施精准招生计划。
目前,国内的科技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科技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相脱节、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功利化倾向、人才培养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等。科技人才培养要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多下功夫,注重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要尊重教育规律和科技人才的成才规律,因材施教,坚持精品办学,培养国家急需尖端科技人才。要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鼓励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坐得住“冷板凳”。
“量子”距离日常生活并不遥远
记者: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量子技术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研究领域。请您介绍一下量子技术将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量子通信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后,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带来哪些影响?
潘建伟:其实,“量子”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我们现在每天都用到的手机、电脑、互联网、卫星导航等,都是基于量子力学的成果。具体来说,量子通信提供了一种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大幅提升现有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比如未来的无人驾驶,远程控制车辆的系统如果被黑客入侵,车辆行驶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我们正在努力扩大量子通信的有效覆盖范围,降低成本,争取早日惠及大众。
量子通信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对于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主要包括应用和前沿研究两方面。在应用方面,我们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突破量子通信与经典信息网络的融合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完成量子通信主要技术标准的制定,为构建安全、高效的自主信息技术体系奠定基础。在前沿研究方面,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空间量子科学实验的能力,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在外太空构建一个广域超高精度光频标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引力波、暗物质的探测等物理学重大基本问题进行实验检验,推进基础前沿研究的发展。
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构筑发展新优势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20多次提到“科技”,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对此,各位代表委员有什么建议或者打算?
高鸿钧:基础研究是中科院的立院之本和优势所在。中科院将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精锐力量整合集结到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来。时刻牢记我们是国家科技领域的“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以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发挥建制化优势,突出重点,做强长板,体现我们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担当、时代担当。
包信和:“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立校,在学科布局上,坚持学科引领、优化布局,以一流学科建设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大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社会担当、科学情怀、创新精神的科技领军人才,努力办出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潘建伟:“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在量子信息等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希望能够通过国家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统筹量子科技领域相关高校、院所和企业的创新要素,形成发展合力,进而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制高点,构筑发展新优势。相信在国家层面的集中支持下,能够保持和扩大我国在量子信息领域的领先优势,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1年03月09日头版)
http://www.jjjcb.cn/content/2021-03/09/content_100303.htm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2-1 12:06 , Processed in 0.170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