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三 于 2019-10-10 14:42 编辑
最近看到一个关于城市名称的趣事。 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名字中带“肥”字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山东的肥城,另一个就是安徽的合肥。有人说,再也没有比这更土的名字了。其实不然,石家庄、枣庄也不见得比它们新潮呀!再说,土又有什么不好,吃够了大鱼大肉,大家不都是喜欢吃土鸡蛋、土味吗?
肥城,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商周时期,境内先后有遂、铸、讙、肥子等方域古国,肥族人散居于此,肥城因肥子国而得名,西汉初年始置肥城县,距今已二千二百多年。肥城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商圣”范蠡隐居之地、“武圣”孙膑屯兵之处,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佛桃之乡”。近几年来,先后入选综合实力百强县、工业百强县(市)、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等。由此可见,肥城确实名不虚传,肥得流油。
合肥,安徽省会,处于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提起合肥名称的由来就不能不说到淝水。淝水源头出自城西南不远的紫蓬山(又名李陵山),出山后分为二支,一支东下经城南绕到东关,称为南淝河;一支向北,与鸡鸣山龙井的水汇合后,向北经寿县,注入淮河,称为东淝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即发生在此地,东晋谢玄以少胜多大败符坚。
合肥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古代和现代对“肥”的意思解释不同。《尔雅》对“肥”字的解释是:“归异出同曰肥”,也就是说出处相同而归去的地方不同,就叫做肥。南淝河和东淝河正好是一个源头,一分为二,归处不同,因此把这里叫合肥。另一种说法是郦道元在《水经注》里的说法:“夏水暴涨,施合于肥,故曰合肥。”施、肥二字分别是指现在的南淝河和东淝河,二者交汇处就是合淝,因此合肥原本也是应当写作“合淝”。两种说法,出处不同,大同小异,但好像和肥料一点关系都没有。可见“合肥”的本意是异流的两河在此汇流,城因水而名。古代的运输主要靠水运,合肥因有两条入海水道而驰名当时。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中,《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意思是合肥作为长江和淮河两大流域水运的节点,是南北货物的转运站。在当时大运河尚未开通,邗沟经常淤塞的情况下,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运输节点的位置使得合肥成为《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十八个商业都会之一。《史记》里记载的当时的大都会,东南地区只有番禺(广州)、吴(苏州)、寿春(安徽寿县)和合肥。
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属庐州,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所以从时间先后来说,其实合肥出现得比庐州要早。现在有种声音,说庐州改为合肥改得不好,这其实是没有道理的。最终选择合肥而不是庐州作为名字好像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四川有个“酒城”泸州,再把合肥叫庐州,虽然字不同但是音却相同,就重名了。另外,仅仅是在安徽名字带州的城市就有四个:宿州、亳州、滁州、池州,还有宣城在过去也是被叫作宣州,再用庐州的话也就很普通了。
合肥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三国时期,合肥县属魏国淮南郡。吴王孙权虽多次夺取合肥都没有成功,却为合肥留下了不少千古地名,如逍遥津,教弩台,斛兵塘,飞骑桥等。合肥自古至今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冯玉祥、段祺瑞、王亚樵、丁汝昌、聂士成、杨振宁等名人。
过去的已经过去,要说当代合肥何以名震天下?我认为,那是合肥正在快速崛起的科技力量。
作为一座内陆省城,合肥已成为全国唯一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五大国字号创新品牌于一身的城市。合肥的科研实力以及人工智能科研实力已跻身全国三强,在国际上也得到了认可,《自然》和《科学》都提到了“合肥是未来世界的硅谷“,这也是中国很多一流高校都陆续往合肥聚集的因素。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合肥科研实力的提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技力量的提升,合肥的城市综合实力这几年也逐步凸显。2018年城市产业竞争力排名第23名,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名第25名等。2016年,世界首个量子卫星“墨子号”;2017年,中国首个智能机器人“佳佳”;2018年,世界首款人工智能翻译机,这些都是合肥上空最闪亮的星星,且无一不镌刻着中国科大的印记。从这些科技成果来看,合肥确实“肥”。
以前,都是肥水流了外人田,合肥的科技大都是在外地孵化出了成果;以后,要是肥水少流外人田,合肥的科技多运用在本地,必然会有一座崭新的合肥出现,到那时,“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宏伟蓝图将成为现实。校以城而立,城以校而新。创新时代,合肥和中国科大将携手共进,共攀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