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止境 于 2017-7-14 22:25 编辑
穿梭于地理上的不同城市,入眼却是一样的楼房,积木丛林,千城一面,从西部边陲的小县城,一直到东部沿海的大都市。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大小城市,标配大抵都是这样,区别只是楼的密度与高度。 有文化特色、有个性创意的建筑,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少之又少。甚至,我们所居住的鸟笼式公寓,从墙面到屋顶,从小区花园到室内装修,都那般无趣。 放眼望去,除了残存不多的古民居村落,以及列入各级文保的古建筑,今天的中国,到底有多少配称为“中式建筑”风格的房子?没有风格,成了最大的建筑风格,是中国步入工业化、现代化快轨后的必然代价,还是集体无意识的平庸懒惰所致? 当国力雄视天下时,国人的文化自信如何同步?当我们享受与世界同步的现代居住便利时,如何留住本民族文化之根魂?当然,再宏大的话题,也可以具象到身边,譬如我们所住的房,所看的景。今天我们所筑造的这一切,将凝固为未来的历史。我们所抛弃的,拆毁的,新建的,自以为很美的,都将留待时间去检阅;有没有文化,有没有个性,也将留待未来的人去欣赏,或嘲笑。 所以,一墙一瓦,一园一亭,一楼一城,都在记录历史。建筑,就是凝固的历史,比文字更直观更真实地记录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风俗、审美。什么是中式建筑?现代化建筑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如何有机融合,返本开新?当我们怀念古人的风水家园、亭台楼榭、雕梁画栋时,如何去领会他们寄寓其中的生活情趣、伦理秩序和文化精神?当我们在享受现代化居住便利的同时,如何借由设计的灵感,找到时尚与典雅的平衡? 来自凤凰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