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49|回复: 0

[原创] 读书推荐:《花开的声音 中国科大的那些人哪些事》

[复制链接]
花港观鱼 发表于 2012-5-3 20: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花港观鱼 于 2012-5-3 20:32 编辑

“五一”节期间,读了《花开的声音  中国科大的那些人哪些事》,走进科大,了解科大。。。。。。

1981年10月29日,严济慈应《科大校刊》要求,为师生题词:“教书要深入浅出,学习要浅入深出。”

1985年6月15日,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为少年班题词:“不要考第一!”

——《花开的声音  中国科大的那些人哪些事》(第2版)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9

item-5F_0.jpg

内容提要
        
        这本书里,没有宏大的叙事结构,没有表情严肃的历史钩沉,也没有烦冗的文献堆砌,有的只是历史的细节和故事的情节,甚至是无从考证的逸闻趣事。不过,正是这些历史的碎片,具体而微地折射出一个高等学府的发展历程,让我们在不经意间触摸到她跳动的脉搏,感受到她生活的气息。
  花开,是有声音的,只不过人们很难感受得到而已。就让我们透过中国科大的那些人那些事,去侧耳倾听那花开的声音吧。

目录

历程第一
理念第二
立言第三
大爱第四
科教第五
生活第六
逸闻第七


历程第一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出《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规划》明确提出:“科学院与高等学校应该重视高级科学干部的培养工作,并不断为各产业部门输送新的高级科学干部。”“尤其在力量缺乏、急需发展的学科,如果研究所高级科学干部都同时负责高等学校的教学任务,就可以解决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的矛盾。”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力学所所长钱学森、地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等建议开展中国的卫星研究工作。院党组研究决定把卫星研制列为1958年第一项重大任务,为了保密,代号叫“581任务”。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聂荣臻副总理责成中国科学院和国防部五院等组织有关专家拟定卫星规划。6月,中国科学院召开“大跃进”动员大会,科学家们积极主张研制人造卫星。7月,中国科学院向聂副总理报告,提出苦战三年,实现我国第一颗卫星上天。
  1957年10月至1958年1月,中国科学院主要领导成员参加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访问苏联。访问中,代表团参观了新建的西伯利亚科学分院及同时建立的新西伯利亚大学,受到很大启发。该大学依托科学分院各研究所的师资和实验设备,培养研究所的后备人才。访苏归来,中国科学院领导和部分科学家正式倡议,改变我国教育的传统模式,把教育和科研密切结合起来,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的理工大学。
  卫星技术是尖端技术之一。如果掌握了它,可以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实现新的跨越。然而,要把卫星做出来也很不容易。1981年3月12日,张劲夫在中国科大首届“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大会上作报告,谈及科大的创办时说:“当时,科学家们说,分配来科学院的人,有的合乎我们需要,有的就不合乎我们需要,我们能不能自己办个大学,选拔最优秀的学生,适合搞科研的青年。1958年4月份时开始酝酿。郭老说:‘科学家要办大学,我赞成。’他不仅赞成,并很积极,老人家要兼任校长。”
  1958年4月,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在中央科学小组会议上向聂荣臻副总理汇报了中国科学院拟办一所大学之事。聂副总理表示可以考虑,并让中宣部于光远同志将此事向中宣部汇报。
  4月15日,中宣部于光远经程今吾转交陆定一部长一封信:“据张劲夫同志谈,郭老提议中国科学院办大学。理由是:中国科学院拥有强大的科学力量和实验设备,只有研究人员到学校兼职这一条,才能完全把这方面的潜力发挥出来。同时,目前科学院青年科学干部的补充问题也存在着问题,各研究所不能很好地挑选自己所需要的大学毕业生。这个问题,张劲夫同志在中央科学小组会议上向聂荣臻同志汇报过,聂荣臻同志希望我们部里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他觉得这个问题值得考虑。我的意见这样的学校可以办。办这样的学校确有许多好处。”
  4月16日,程今吾给陆定一部长写信:“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要办就在城里找一幢房子很快地办起来,全部招走读生,暑假后就开学。”
  4月24日,教育部部长杨秀峰给程今吾转报陆定一部长的函:“今吾同志报陆部长:中国科学院办大学事,我们同意光远和今吾同志的意见。科学院同北大协作问题,可以由光远同志召集科学院、教育部和北大共同谈一下。科学院建立大学的整个安排也可以召集我们共同考虑一下。此复。”
  4月底、5月初,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共同商议,新建大学实行教育部与中科院双重领导,教育部派副部长黄松龄参加大学的筹建工作。
  1958年5月9日,经郭沫若等院领导研究后,中国科学院党组给聂副总理、中宣部、康生写报告:“提议由科学院试办一所新型的大学。”
  5月20日,聂荣臻副总理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中国科学院拟办一所大学,周总理当即表示很赞成。5月21日,聂副总理写报告给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国科学院拟办一大学,我认为是可行的。昨与恩来同志面谈时,他也很赞成。校址科学院曾建议用原华北行政委员会旧址,我与彭真同志谈过请市委予以调整。请中央同意批准,以便立即着手筹备暑假招生。”
  1958年6月2日,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报告。邓小平的批示是:“书记处会议批准这个报告,决定成立这个大学。校址另议。”紧接着,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同志都审核同意了书记处的决定。
  6月5日,聂荣臻副总理批示:“张劲夫同志即办。”
  6月8日,郭沫若主持召开第一次筹备委员会会议,决定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时成立大学筹备委员会,由郭沫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任主任委员;委员:黄松龄(教育部副部长)、竺可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杜润生(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郁文(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严济慈(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赵守攻(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钱学森(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于光远(中宣部处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6月18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登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招生简章。
  因为筹备时间紧,招生工作迫在眉睫。中国科学院党组给中央宣传部写了报告,报请中央通知各省市主管部门从当年的考生中为中国科大优先录取一批政治表现好、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入学。各省市在接到中央通知后,认真贯彻执行,很快为中国科大优先录取了1600多名新生,其中党团员占84%。
  6月20日,张劲夫副院长主持召开筹备工作会议,研究教师问题,钱学森、马大猷、华寿俊、武汝扬、贝时璋等十余人参加会议。
  7月28日,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杜润生、郁文主持会议,决定任命各系主任:
  01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主任赵忠尧(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
  02技术物理系主任施汝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所长)
  03化学物理系主任郭永怀(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04物理热工系主任吴仲华(中科院动力研究室研究员)
  05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顾德欢(中科院电子研究所所长)
  06自动化系主任武汝扬(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07力学和力学工程系主任钱学森(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所长)
  08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主任杨承宗(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
  09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主任侯德封(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0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主任华寿俊(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11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主任华罗庚(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12生物物理系主任贝时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
  13地球物理系主任赵九章(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会议决定成立物理、化学、数学和政治四个教学组。普通物理教学组组长由施汝为所长担任,化学教学组组长由柳大纲副所长担任,数学教学组由华罗庚所长担任。
  8月4日,杜润生副秘书长主持召开第二次系主任会议,听取华罗庚、施汝为、华寿俊关于数学、物理、化学课程安排及任课教师安排问题。
  8月13日,郁文副秘书长主持召开第三次系主任会议,进一步讨论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原则问题,并宣布第一学期任课教授:吴有训、严济慈、华罗庚等30余人。
  8月23日,郁文副秘书长主持召开第四次系主任会议,进一步讨论教学计划和课程落实事宜。张劲夫副院长提出“苦战三年打下基础,奋战五年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的大学。”
  8月30日,郁文同志主持召开筹备处第二次行政会议,传达中国科学院关于中国科大体制问题的精神:根据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指示,中国科大必须遵照中央教育会议决定,实行在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9月15日,新生报到,办理注册手续,录取新生1634名。
  1958年9月17日,郭沫若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他亲笔起草的“开学典礼致辞”内容,周恩来总理说:“可以,是施政方针了。”为了使学校继承和发扬抗大优良传统,郭沫若校长亲自动手写了校歌《永恒的东风》郭老将写好的校歌送给周恩来总理审阅,周总理改了两个字,把“为GC D主义建设作先锋”中的“建设”改为“事业”。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1-24 22:40 , Processed in 0.1748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