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寒心

[原创] 大学生为什么迷恋魔兽世界

[复制链接]
月牙兜兜 发表于 2009-6-26 09: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我儿子玩魔兽的历史可算是悠久了,好多游戏卡。还教我玩,可我没学会。他还鼓励我说你学会一定玩得很好,他说女的玩的少让我好好学,和他一去玩呵呵呵。
宝宝 发表于 2009-6-27 10: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宝宝 于 2009-6-27 10:45 编辑

   大海

   知足吧,孩子很优秀哦,我也想要乖乖女,可没有哎
听翠 发表于 2009-6-27 12: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10# 龙骑士
好帅的头像哦,有点拽哦。骑车骑累了,活动活动。呵呵。
听翠 发表于 2009-6-27 12: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听翠 于 2009-6-27 12:48 编辑

由于工作需要电脑,所以家里很早就有电脑,而且也一直上网。孩子从小学起就会上网了,找资料。写诗、写文章,也会拿去发表,而平时有空也玩游戏,尤其是考前和考后,玩游戏是我家孩子考前放松、考后释放的工具,只是不去网吧。我玩游戏也是孩子教的,我们母子放假还合伙玩,战果不错的,孩子去上学了,现在自己玩,也是生活的一种休闲方式。
ray913 发表于 2009-6-27 15: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海,你得看看听翠和大宋他们家里是如何对待电脑和网络,你的孩子要达到这水平才好,科大最重视的几门基础就是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如果把网吧视为负面的东西,这认识本身就有偏差,早点改过来好些。这只是工具,看你如何去利用,就像菜刀,还有可能割破手呢。见过几个接触电脑晚的女生,有些课程或作业成了她们很大的障碍。
忘忧草 发表于 2009-7-8 15: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儿子玩游戏的时间也不短了,高中以前一直在玩,高考前还在玩.进大学后,他主动表示:要为理想而奋斗,不再玩游戏了.我相信他能做到,反正现在在家就没见他玩过.
ray913 发表于 2009-8-23 15: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老帖子翻出来加回复,看看科大一学生如何从小学6年级开始接触电脑。该学生09年毕业去美国留学。

十年
[原载2008年3月31日,因博客另起炉灶,重新贴出来。]

一晃,十年过去了。十年前的春节,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

那时候还不是真正的电脑。裕兴学习机而已,不过,当时那也算是比较好的学习机了,有软驱。可以保存东西,

那学习机接触了半年吧,看到路边的广告,是网吧的广告。那时候的网吧规模都很小,在居民楼的里面,而且都不是一楼,每个小时6块钱。第一次去是让爸爸带着去的。那时候觉得网络很神奇,那也是爸第一次接触网络。因为那个时候接触网络的人很少,即是会用电脑的人也不多,所以网吧是附带培训业务的,来上网的人都可以接受老板的免费指导,叫你如何上网。我对网络的第一印象就是,在网上可以看到台湾那边当天的报纸,非常的方便,非常的快。我对上网的感觉就是。我喜欢的杂志可以在网上看,内容可以保存下来回家看(多亏了有软驱的学习机)。当时觉得TXT格式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一种格式(主要是受学习机的限制),现在就非常的瞧不起这种纯文本格式了,一点扩充能力都没有。

因为没有电脑,那时候很关心硬件的东西,买了很多硬件杂志,对各种型号的主板、显卡的性能技术指标如数家珍。花去了很多的时间,消磨了很多的精力。近视也是那时候形成的,但是如果把责任都推倒对电脑的热衷上似乎也不对。反正就是近视了。家里面的电脑杂志堆起来不知道有多高。最多的时候每月5种。那时候的电脑杂志不像现在这么多,也没有半月刊,很多杂志,如今风光的一些杂志那时候都还没有创刊呢。

初中开始的时候,成绩并不好,父母把所有的原因都埋怨到了,我对电脑的热衷上,尽管那时候我还没有电脑。后来,爸的一个同学出国了,留下来一台很久就的电脑给我。于是我终于有了电脑。开始的时候硬盘很小,光驱也不灵了。于是买了新的光驱和硬盘。20G的硬盘在那时候是主流的配置。DVD还没有进入人们的实现,尽管那时候也不少了,但是没有盗版碟片源,所以还是没有动力去买DVD,再说当时那台电脑的性能,软解压VCD都成问题,更不用提DVD了。而且那时候主要是用电脑上网,不会用来看碟的。因为那台电脑的性能很差,Pentium 133 (without MMX), 32MB内存,只能跑Win98SE,跑Win95算流畅.但是我还是非要装Windows2000试试,结果是Windows2000是可以装上的,但是会频繁的蓝屏,所以看到Windows2000的关机画面其实是一种奢侈,驱动程序也不全,进入系统都是一件幸运的是,上网就更不用提了。那时候觉得最大的不同是,Windows2000的界面和漂亮,其实也就是把原本的Win98配色改动了一下,换了换图标,但是当时觉得非常好看。至于Windows Me,也出来有段时日了,因为CPU的主频低于150MHz,默认是不让我进行安装的。我也就没有机会在那台电脑上体验微软历史上骂声不少的Windows Me了。

因为那台电脑的配置太低的原因,我几乎把所有的可以加快电脑运行速度的方法都试过了。得益于Windows 98的不稳定,我不停的重装系统,有时候一天之内就会重装3次,最多的时候,我几乎可以背下安装的CD-KEY,安装流程的每一步会说什么都十分清楚。

用了大概半年,过年的时候,终于有了新的电脑,这下速度上去了,内存更是大的要发狂。在主流电脑64MB内存的时代,我竟然给电脑配了256MB的内存,以至于,一直到去年暑假,这两条128MB的内存还在服役。后来实在是不想让爸妈忍受Winxp sp2的龟速,买了条256MB的二手内存,老机器继续服役了。那台电脑跑了一年Windows 2000和Windows Me的双系统。因为不怎么玩游戏,所以主要还是用Windows 2000,但是就觉得Windows 2000的一个好处就可以掩盖它所有的不足——稳定。因为稳定,不会像Win98一样,没事就蓝屏、死机、重启。我在Windows2000上,曾经同时打开了200个网页,没有任何问题,最后一个一个页面看完后,还可以正常的关闭浏览器窗口。

也正是由于一直都在是用Windows2000,当微软推出了Winxp,很多人在叫嚷着没有驱动,软件不兼容的时候,我却非常从容的迁移到了Winxp(Winxp是从Windows 2000发展过来的,兼容性比较好)。

Windows xp刚出来的时候是9月份,还没有中文版。市面上于是出现了一种伪中文版,就是英文版的Winxp加上中文语言包一块卖,同时还附赠了Windows xp plus光盘。第一次装的时候,不清楚语言包应该如何用,费了很大的劲。重装了好几次。不过也正是由于这个机会,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英文版的操作系统,那时候由于应对Windows 2000的操作异常的熟悉了,感觉上,用英文版的系统和用中文版的区别不大嘛。所以就操作系统是英文的,软件是中文的这样用着。英文的系统看起来比中文的要好看不少,其实还不是因为英文的字母是经过了ClearType技术平滑过的,看上去肯定比中文的点阵字体好看,还附有层次感(主要是因为英文的大小写字母)。

提提Linux吧,其实早在有电脑之前就知道了Linux这个东西。有了电脑之后自然是会去摆弄摆弄的,最开始是蓝点Linux,当时是第一款内核中文化的Linux,开机画面的所有信息都是中文的,和了不起,即便现在我也这样认为,从看到Linux的那一刻起,所有的提示都是中文的,现在的各个Linux发行版也没有能够做到的。但是这样的一个东西,由于不可能每次内核升级都去重新进行内核的中文化,所以后续的发展中逐渐的就销声匿迹了,几年前找过他们的主页,貌似做嵌入式系统了,不知道现在这家公司还有没有。其实一般来说用Linux的人都是有点技术的人,英语不是主要问题。所以中文化的意义不是那么的大。当时对Linux的了解,主要还是依托于杂志,把Linux装到硬盘上也是要有点小技术的,我装了几次才装上,关键的一个地方,设置根分区的位置,我一直没搞清楚,所以安装就一直没有进行下去。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软件Wine,但是就有了,我用拨号从网上下载了回来,当时很大的,9MB吧,要一个小时,大概3块钱的样子。下载回来后还装不上,是一个必要的库没有安装导致的。但是很菜的,也不知道rpm、deb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更不清楚什么是软件包管理,为了装上Wine,愣是重装了一遍蓝点Linux,把所有的包都装上了,5GB。还好,flashget能够在Wine下面运行,但是中文显示就是一个新的问题了。全部都是乱码(貌似现在也是,需要自己配置)。蓝点Linux是基于Redhat 5.0修改而来的。现在Redhat都到什么版本了?5 -> 6 -> 7 -> 8 ->9 => 1,2,3,4好像经过了快10个版本了。那时候雷声很大的还有一个Lindows系统,在Windows下安装,不用分区的系统。装过,没用过。好像是因为一直没有成功的进入过系统。

这些应该都是上高中之前的事情。上了高中时候的事情以后有机会再写。我可怜的iBT。明天就要考了。

待续……


十年(二)
[原载2008年4月5日,因博客另起炉灶,重新贴出来。]

这次说说什么?谈谈网吧和杂志吧。

最早的一次上网是在98年,算年头也是相当的早了。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前面一篇似乎说过了,网吧很小,在居民楼里面,经常可以碰到外国人,整个网吧用的是一个56Kbps的MODEM拨号上网。换作今天,别说共享上网,就是一个人用56kbps的猫上网都受不了,更不要提共享。那个时候的网吧是严禁玩游戏的,老板看得是比较严的,根本不像现在 ,网吧主要就是游戏厅。

小学结束的时候,去北京玩。应该是在学院路上吧,路过一家网吧,规模大一些(但是比起现在的网吧还是很小),进去问了一下多少钱,结果答复是,每小时30,学生半价。这就是那个时候上网的价格,虽然6块钱一小时在现在看来是很贵的,但是相比而言,在当时还是很便宜了。那家网吧进去很快就出来了,没有上网。

也就是小学六年级和初中刚开始的时候,路边的网吧逐渐开始多了,我印象中的第二家网吧是10块钱一个小时,大概8台电脑不到的样子。但是对网络设备不是很了解,现在想来那家网吧是用了一个所谓的硬件代理服务器实现的共享,应该是WinGate这个牌子吧(拼写也不太清楚了,貌似和Intel还能扯上关系),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像路由器的东西,能够拨号,其它的电脑通过它以代理服务器的方式共享上网。这种设备现在似乎很难见到,但是在开源的路由器上应该实现起来也不是很难。(我突发奇想,如果在开源的路由器上实现了代理服务器的功能,那么eMule这些软件就可以利用Socks代理的方式实现High ID了。)

大概是初二的时候,网吧的数量开始大幅度的上升,也正是那个时候的一款网络游戏(差不多是国内第一个走红的网游吧)——石器时代面世了。但是的状况是,网吧分两种,一种是纯网吧不能打游戏,另一种叫电脑房,只打游戏不上网。而玩石器时代这个东西是需要网络的,所以,逐渐的网吧迎合的消费者的需要,网吧开始打游戏了。从这开始居民对网吧的争论开始了,直至现在未成年人理论上是禁止进入网吧的,幸好这是在我成年之后才出现的破规定,不过我未成年的时候,貌似网吧里打游戏的也不是那么的多。

上高中之后,宽带在国内开始出现了,当然个人家是不会那么快的就用上ADSL的。不过网吧永远是走在前面的,网吧里有宽带。这意味着什么?我可以去网吧下载一些体积很大的东向西然后带回来。那时候也是很有想象力的,网吧竟然也同意,我偶尔真的会把家里电脑的硬盘拆下来,呆到网吧去,叫他们给装上,让后我就开始疯狂的下载。那时候也挺爽的说,一张CDROM大概一个小事就可以下载回来,估计那个网吧半数的带宽都被我占掉了。那个时候软驱还是存在的,一般情况下,我会带着软盘去。不过网吧里面的机子是不会每台都有软驱的,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网络共享是通过共享软驱的方式知道的,网管把我的软盘插到某台电脑的软驱上,然后在我的电脑上,输入\\.host\a,就进到我的软盘里面了。我当时觉得这事多么伟大的一件发明啊,太他妈方便了。现在看来竟然没什么了不起的。那个时候我的一个同学也是很热衷于下载的,他的行为是很夸张的那种,带着一大包软盘去网吧,一张一张的拷东西,倒是也挺让人感动的。

想到了一个小插曲,就是国产软件的降价。那时金山词霸2000推出的时候,金山为了推广打出了28元的超低价,同期的金山快译也打出了这个价格。那时候这种低价正版软件一下子就流行起来了,大多数的国产软件都是28就买,好一点的38。不过这种趋势并没有保留下来,慢慢的金山还是把软件的价格提了上去。现在的金山词霸50以内是买不到的吧。好像是这样。

说说电脑杂志吧。

最开始买电脑杂志,买的第一本是《微型计算机》,现在也然是很火的一本杂志。98,99年前后也是电脑杂志开始涌现的时候。但是主要的电脑杂志就是《微型计算机》、《新潮电子》、《大众软件》、《电脑爱好者》、《微电脑世界》、《个人电脑》,或许还有,只是没有注意到。我的第一本杂志是98年十月份的那起《微型计算机》当时杂志的英文名似乎是New Hardware。后来变成了Micro Computer,然后又是Computer DIY了吧(最近几年不关注硬件了)。没有电脑的时候,最愿意看的东西就是电脑的硬件,对当时这种板卡的配置,参数如数家珍。看着显卡的模样就知道是那个公司生产的,芯片是什么,显存有多大。现在已经完全做不到了,比较不会去天天买电脑,看再多的硬件用处不大,只会浪费时间。

有几本很重要的杂志是要提一提的,至少对我来说很重要。《计算机应用文摘》,《新潮电子》。《计算机应用文摘》是99年1月份改版之后正式上市的,之前出过两期试看,我只买到了98年12月份的第二期试刊。那些杂志在我高三闲着没事整理杂志的时候,都毁掉了,所以现在手头上应该是找不到那些创刊号和试刊号了。现在回忆起来还真是遗憾啊。这本杂志是一本很使用的杂志,没有《大众软件》的那么多游戏。硬件、软件、网络该有的都有。另一本《新潮电子》开始的时候是一本纯软件杂志,到了我有电脑的时候,它竟然悍然改版了。从软件转向了数码产品。当时的我是很遗憾的。但是多年之后,当自己喜欢上了消费类数码产品之后,才发现是自己当时看不清未来的发展方向。当时的《新潮电子》能够改去作消费类数码产品是一个很大胆的尝试,同时也是看清了市场的发展方向。现在人们对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等商品的追逐,正印证了当时杂志社内部人士对市场的准确把握。他们是很有远见的。

上大学后,有几本新杂志走入了我的视野——《微电脑世界》《个人电脑》《新电脑》《电脑时空》。这里面除了《电脑时空》是真的新杂志外,其余全部是初中以前就碰过面,买过的。为什么说新呢。这三本杂志要么是改版之后的,要么是新出现的。清一色的舶来品,两本德国的,两本美国的。分别是PC World, PC Professional, CHIP, PC Magazine。这其中PC Professional 是PC Magazine的德文版。所以总的来说是三本杂志。这些国外的杂志不论是选题还是技术文章都很适合我的胃口,这也是用多了原版软件之后感觉到的东西,和国内杂志的风格是不太相同的。但是人长大了,很多事情变得比以前成熟了,看杂志的时候,着眼点也不同以往了,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杂志,在对趋势、实用上的把握的确是很不错的,所以就很喜欢。但是不怎么买,看图书馆的。

玩了十年电脑,从最开始看书,到看杂志,上网,到现在几乎不看杂志,只在网上看看。感觉上,自己玩得越久,越觉得看杂志的时候看到的东西越少。很多很多的文章看过之后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已经很熟悉了。有些文章甚至,一下子就能说出它有什么问题。当然杂志还是要看得,毕竟是付费的媒体,一些比较不错,独家的东西,在网络上是不容易见到的,这主要是稿费的原因吧,网站的稿费要比杂志低很多,好文章先投杂志。

今天就到这里,差不多了吧。
琼儿 发表于 2009-8-23 18: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夫妻都是计算机工作的,很早家里就有电脑,最多的时候,家里同时开着3、4台电脑,尤其孩子爸爸,除了晚上休息,其它时间一直开着电脑,所以孩子还没有上学就开始玩那些小游戏了,去年搬家时还翻出许多当时买来的小游戏盘呢。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就和儿子定好规矩,比如一天最多玩一次,一次不能超过30分钟(后来游戏大了,增加到1小时;中学时改为周末玩;高三时不能玩游戏,其它上网上机什么的都可以);保持视力,眼睛不许坏。
碰到一个难题:假期的时候,大人一上班,家里会集中一堆孩子,因为其它人家没有计算机或者家长会把计算机锁起来,这样不好控制孩子玩电脑的时间。后来和孩子协商,如果他能够控制自己每天按规定玩电脑的时间,我们就由他决定什么时间玩,否则我们就把电脑想办法锁起来,而且也象平时一样,只有晚上或者周末才能玩。
高三的时候,学校校长和班主任特地交代男生家长一定不要让孩子玩游戏,孩子很不愿意,和我斗争了一个寒假,软硬兼施下我赢了。高考完之后,我就没有管了,只是在孩子出发之前和孩子谈了几次心。我相信,孩子长大了,知道生命中这个阶段什么是最重要的。
还有,引导孩子在网络上接受其它的健康信息,比如网上博物馆、查找学习资料什么的,这个绝对是家长起主要作用的。
北腿 发表于 2009-8-23 18: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儿子3岁我教他玩电视游戏,有个打枪射鸭子的游戏,他就指责:人竟祸祸(东北方言:祸害的意思)鸭子。从小学末期开始上网吧,记不清多少游戏帐号建了、忘了、丢了。一代又一代的网吧开了、黄了,新的又开……初中后期家里制度:放假开网,开学断。优秀的学习成绩无聊的教育环境只能任其玩。小孩没钱防沉迷,用我的身份证建个魔兽世界号,我冲点卡。我和他一起打魔兽,下副本他比我厉害多拉!魔兽争霸我只常当观众不会玩,仙剑四打翻了他伤感了好几天,还想打翻。蝴蝶剑、反恐早成了历史。高三了要总结性的学习,在游戏方面的感言:魔兽世界等大型网游只是升级的泥巴——耽误时间,真正论水平的是竞技游戏。仙剑等只是能互动的文学作品,人间真情或有深刻的表现。这才是一个小老玩家八年的高水平论断。玩毕竟是玩不能当饭,还是学习赚钱。放弃游戏爱好不能放---转成事业--上科大学电脑去!或符合科大校长的创新人才理念。一科大信息科学类专业新生的家长。
ray913 发表于 2009-8-23 19: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海,最好看到上面的留言,很有借鉴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1-25 04:22 , Processed in 0.1552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