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17-8-13 14:48 编辑
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秋天是一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寒意荒凉的图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无不描绘了一幅令人伤心的惨淡秋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其实,春夏秋冬就象岁月妈妈一个手掌的四个指头,各有各的特点,多愁善感的人会觉的秋天落叶遍地,百花凋零,凄凉伤感;乐观的人则会觉的秋天山明水静,硕果累累,丰收在望。王维的山水诗《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就写出了山中秋季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黄昏美景,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让人眼界顿开,耳目一新。 一场秋雨过后,天高云淡,一尘不染,青翠欲滴,清心宜人。时近黄昏,明月在枝叶间尽情挥洒如银的光晖,树影婆娑,月光斑驳,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在石中蜿蜒盘迂,奔腾流泻,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月下听泉,泉声如筝、如瑶、如罄、如缶,不是天籁,胜过天籁。正冥想间,忽然听到竹林里哗哗作响,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农家少女浣衣归来,结伴同行。她们嬉戏玩闹,笑逐颜开,吵醒了沉睡的山林,激活了寂静的生机,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空旷幽深的竹林中。几艘小船满载星辉,尽兴而归,满眼荷叶纷纷倒向两边,掀翻了无数晶莹剔透的水珠。虽然春光已逝,但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让人心生羡慕,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了。 最后两句,王维貌似在劝人,实则自勉。“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污浊而洁身自好;“山中”比尘世好,纯洁空灵,可以远离世俗庸碌而修养性情。皎皎明月,纯洁空明;郁郁青松,亭亭净植;幽幽清泉,潺潺流淌;森森翠竹,修直挺拔;卓卓清莲,污而不染,诗人对山中生活的迷恋之情,跃然纸上,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由此也不难看出王维对理想生活的念念不忘之心。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王维,字摩诘,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这个被称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杰出诗人,一生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王维年轻时亦有一颗济世之心,他在做官的空余时间里,为修养身心,于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在这里,他和诗友举樽对月,吟诗说禅,度过悠闲自在的生活。四十岁后,随着李林甫执政,鼎盛的大唐政治逐渐走向腐朽,心性淡泊的王维为避政治斗争,开始追求闲适的山水田园生活。他先后在终南山、蓝田、辋川等地隐居,身为官吏,却全身退隐于林下,一心学佛,为得是看空名利,摆脱世间无名烦恼。他的山水诗在禅寂的时光里更加的淡然,经过了岁月的漂洗,流年的打磨,深沉的世味化作清淡的空灵。 王维的诗,空灵中带着一种无言的美,让读者禁得起纷繁的诱惑,忍受得住苍茫的孤独。《红楼梦》里林黛玉教香菱写诗,曾首推王摩诘的诗集,再是杜甫和李白的,可见这位钟灵毓秀的才女,喜欢摩诘诗中向往山水空灵的意境。我也喜欢寄情山水的王维,他的诗境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不染人间烟火,充满禅意。他笔下的山水,已胜过自然的意趣,而渗入一种禅理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与其他诗人不同之处。 一泓清泉,一轮明月,恐怕是诗词中最美的一对意象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梦中最安谧的自然景象,是现实最淡然的人生态度。人生中有太多的狂喜和大悲,岁月沉淀了多少的悲欢离合,时间过滤后都将化为不朽的记忆。每个人都将青春韶华奉献,但是过去了的再也不可能回到起始的单纯,一切的一切,听其自然,犹如松间明月朗朗地照,又如石上清泉涓涓地流,淡泊且宁静。 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走过人生如花般曼妙的青春岁月,经历了春夏秋冬间属于一个女性所必然要经历的婚姻和家庭,职场起起伏伏二十几年的光阴,每每静下心来蓦然回首,那些熟悉的和不熟悉的都有些物是人非,也唯有这清淡的诗句始终如一的熨贴心灵,我想,心灵的安宁就是最美的境界吧,而对于一名女性,这更是当我们面对事业、婚姻、家庭甚至更多十丈红尘之上的人世纷扰时最大的坚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保养内心的清静,让忧愁自然。莫非,这便是所言的优美地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