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博士生面试结束了。对于招生政策、同事和同学的想法和表现等方面,有一些印象和感慨。不成系统,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先说招生和录取政策。 研究生院经过这些年来招生政策数次调整,现在整体的感觉是行政之手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给导师的空间越来越小。以前有过导师对学生说“我就是不想要你”,结果被学生闹到研究生院,认为受到歧视。其实那个情况据了解,不是内定,就是导师觉得报他的分数第一的考生不理想。现在没人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说了。虽然没人敢说,但不能阻止人家这么想。看不上的还是看不上,只是操作更“规范”而已。好事?坏事?我觉得有好有坏,大体上中性吧。 对于不报导师只报专业的政策,争议也较大。支持的人认为学生的选择更多些,反对的人认为学生是否有了更好的选择不好说,但老师选择学生却受到不小的影响。由于没有入学后配套的轮转制度,我基本上是这个“四不像”政策的反对者。我在招生面试之前的准备会上“大放厥词”:就让研究生院根据成绩直接录取(这样岂不更“公平”?也更满足他们把老师“管好”的需要);然后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选不到老师的学生由研究生院负责解决。结果人家研究生院“棋高一着”—今年的新规定是凡没有选到合适学生的导师,名额划拨给其他愿意招生的老师。这样,由于不满意学生情况,或者不满意招生政策的导师,在行使不招生权利时得小心权衡了。不怕各位笑话,今年本人就是行使不招生权利的一员。 有的老师说,现在的政策让老师没有一点尊严。我倒是不在乎什么尊严,因为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在政策面前老师想要什么尊严,太天真了吧?即使如大名鼎鼎的陈丹青以停招研究生的方式抗议,不也是被行政的车轮无情地碾压过去了吗?我倒是在思考,对比我读书时的研究生招生,那时导师的权利相对大得多,学生也没这么觉得不“公平”,原因何在?仅仅因为老一辈人是道德楷模,而我们这辈都道德败坏?我绝对不同意。更糟糕的是,现在所谓的“公平”政策,除了让学生去研究生院“闹事”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外,对于学生的遴选和培养实在是好处有限,坏处多多。这样的政策能让我们发展成培养一流人才的地方?还是算了吧! 再说同事的情况。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在招生政策的束缚下,老师们还是想尽办法把自己看中的人招进来,不就是麻烦一点嘛!具体的我不说了,以免给同事带来麻烦。我也听说过其他地方的状况,其实大家的做法相差不多。虽然政策的倾向是要求大家近乎闭着眼睛把高分考生招进来,但老师决不甘心束手待毙。要知道,培养好的学生不仅满足老师的心理需要,更是完成课题组工作的保障。招到好学生是绝大多数老师的追求,这点比研究生院的要求强烈得多的多。招不到满意的学生对研究生院只是一两个数字的问题,而对于某个老师而言是“一年歉收,多年痛苦”的开始(也许我的用辞有点过,但基本意思不差)。当然不是每一个老师在招生问题上都能公正公平,可是世上有哪种方法能让每一个人都做好?比如说,为了减少用菜刀行凶的可能,就禁止生产和买卖菜刀吗? 希望管理部门不要被少数导师的不良行为和闹事考生所左右,更不要为了减少自己的麻烦给老师带来更大的麻烦。我这是说什么呢?我觉得自己在发烧… 当今这种不断加紧对导师束缚的招生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导师放弃好学生而招收很差生的情况。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一定是对导师的评价体系出了问题。试想,如果一名导师不受评价体系的良性制约(或者是大人物,或者是评价体系混乱,或者根本没人在意),他自然不会在意是否招收差生;如果一个导师可以招很多学生,培养成本极低,而且还能给导师带来培养费的收入,他会在乎招几个差生吗?特别是当差生还愿意“意思意思”,当然会招进来;而在看似严格、实际想放水就放水的培养环境下,在管理部门追求尽可能让学生都毕业的氛围中,这些差生无一例外地能安全过关。 最后说说考生的表现。 如果说考生有问题,在我看来基本是被中国教育政策的大环境所误。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和惟考试成绩论,甚至时不时出现的对具有独立思维和批判精神者的逆向淘汰,极大地伤害了那些尚存的少数思想活跃分子,使他们自愿或不自愿地加入到应试教育的大军中。结果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只会考试的学生,不断感叹好学生为什么这么少。不过对此我倒是认为,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好学生本来就少。我的导师毕其一生培养了约20名研究生,而我已经快要接近这一数目了。姑且不说大学扩招和“教育平民化”后学生平均水准的下降,以及现在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出国深造致使优秀学生的流失,单说研究生的扩招,就几乎必然导致学生平均水准的降低。除非这些年大学教育培养出比我读书时代数量更多和质量更优的学生,而这显然不可能。 现在的学生只要肯学,一定会有比我们当年更好的基础。因为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他们更有开阔眼界、跟踪世界科研发展方向的机会。顺便说一句,我在大学只是中游的学生,而且第一次研究生考试还落榜了。不过现在的学生即使在入学时和我一样甚至比我有更好的基础,未必一定能比我发展得更好,原因是现在的竞争更激烈(所谓水涨船高),而且入学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持续的努力更加重要。 最后一点感慨的是,现在学生自我意识和法律意识更强,也习惯于在双向选择环境下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在我看来这是优点不是缺点(过去太强调集体意识而不大认可自我意识),尽管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这么看。不过我想对学生们提出的忠告是:一是小心“过犹不及”,自己的算盘打得太精,有时也会出现反面效果,用长远的眼光来看更是如此。生活本来就充满不确定性,目前最优的结果也许导致今后很差的结果。二是最好想清楚你自己读研的目的,千万别人云亦云地不断读更高的学位,学士之后硕士、博士、博士后、壮士、烈士…当有一天大家都能理性地看待学位这件事,用人单位把能力看得比学位更重要时,读学位纯粹是个人选择,那样的环境下才有利于培养真正的学术人才。 对于招生问题,虽然知道基本是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但还是要说几句。否则只有负面的抱怨而没有正面的建议,不能算一篇负责任的博文。 1. 恢复报考导师的方式。如果一定要采用报学科不报导师的做法,就要配套轮转制度。更深层的改革是把理论上的研究生退出制度落到实处。 2. 给导师招生以更大的自由度,不要处处掣肘;同时加强监督,出了个案单独调查和处理,管理部门不要怕麻烦。 剧终... End... Fina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