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02日
王晓东院士做客“中国科大论坛”
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博士于4月25日做客“中国科大论坛”,在生命科学学院一楼报告厅分享了他在细胞命运抉择可塑性方面近30年的耕耘心得,做了题为《解析哺乳类生殖器官特异的衰老通路》的学术报告。 姚雪彪教授主持报告会,对王晓东教授做客“中国科大论坛”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王晓东教授的研究领域及研究成果,对其学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忠教授代表学校向王晓东院士颁发了中国科大论坛纪念证书。 王晓东院士做客“中国科大论坛”,在生命科学学院一楼报告厅进行学术报告 王晓东院士主要专注于细胞死亡通路,详细研究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这两种细胞死亡方式。他的报告逻辑清晰,幽默风趣,用自己的科研历程感悟,激发了师生从事科研的决心和毅力。报告中,他主要介绍了雄性和雌性哺乳动物生殖器官衰老与细胞死亡通路的精确解析,完善了哺乳动物生殖器官衰老的分子机理,提示我们可以通过阻断特定的衰老通路从而保持生殖能力和预防生殖器官衰老引起的相关疾病。王晓东院士研究团队认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主要是由RIPK1、RIPK3和RIPK3的底物MLKL引发程序性的细胞坏死,并随后发现RIPK3敲除和MLKL敲除的老年雄性小鼠的外形及生殖器官保持“年轻”的形态并具有和年轻雄鼠相当的生理学功能,而同龄野生雄鼠展现了生殖器官衰老表征。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提示精巢细胞程序性退化与死亡介导了生殖系统的衰老进程。 王晓东院士深入浅出的讲解、诙谐幽默的语言、精彩的报告内容,博得现场师生浓厚的兴趣。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王晓东院士鼓励大家说:“你的实验结果离教科书越远,你离诺贝尔奖就越近!”讲座过程中,他还通过实验室研究生遭遇的瓶颈以及最终如何补救的经历,鼓励科大师生努力攀登科研高峰。 报告结束后,师生们踊跃提问,王晓东院士全面细致的解答,增强了学生探索未知的信心。随后,王晓东院士与生命科学学院的年轻教授一起座谈,为大三的本科生答疑解惑。从学习到生活,从选择到坚持,从迷茫到坚定,王晓东院士用获得诺贝尔奖学者的事例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分享自己积极奋进的处事态度,自信又坚定地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激励大家博览科学文献,打好基础,发扬独立的创造力,以扎实的基本功保障科研生涯顺遂。 王晓东院士参观了生命学院的院史馆,穿过中区历史长廊,走过科大东区的天使路,品尝了1958 USTC的咖啡,听取了科大推崇高雅艺术进校园所实施的一系列活动。他表示,科大是一所年轻又有独特文化传承的学校,鼓励科大学子坚持自己的发展特色,独辟蹊径,迈向成功。 王晓东院士与英才计划生物团队学员座谈
王晓东院士参观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报告会前,生物医学部执行部长薛天、生命科学院副院长赵忠会见了王晓东院士,并就科教融合合作进行了广泛的交谈。随后,王晓东院士在姚雪彪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观了部实验室生物光子学集成式成像平台、类器官化学生物学与药代动力学设施,并听取了部重点实验室工作介绍。他对实验室在无膜细胞器动力学与化学生物学前瞻性研究表示赞赏,并称道实验室在着丝粒构效、动态组装与靶向小分子先导化合物方面的系统性工作成果,并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与部重点实验室在科教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广泛地交流。 王晓东院士在繁忙的行程中特意抽出时间,与安徽省英才计划生物团队2021年度学员进行了交流,鼓励青年们高才早发,用诺贝尔奖得主Roger Kornberg在高中时期对核小体生化特征的惊人发现,鼓励学员不忘科研探索初衷,善于思考自然壮观之后的规律。 王晓东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所长。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王晓东领导的实验室原创性地发现了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生化通路与其作用机理,对人体正常发育、清除损伤细胞和各种退行性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入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会员,并获得“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等多项国际生物研究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img][/i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