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17-8-13 14:43 编辑
八至(唐 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读《人生若只如初见》,喜欢其中收录的唐朝女诗人李冶的《八至》,一直在心里感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要曾历经过怎样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才能感喟写出“至亲至疏夫妻”这样的话的。
李冶,字季兰,据说她十分早熟,《唐才子传》记载她“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未却架,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后以交游文士,微泄风声,皆出于轻薄之口。”后来干脆将她送入玉真观修行。 由于唐朝统治者笃信道教,上层社会里皇室公主、达官贵人的妻女亦有遁入道门者。这种风气流传到民间,有些妇女受环境的影响也出家入了道观。古时候女子本无冠,而女道士例外,所以人们又称她们为女冠。唐代三位著名的女诗人兼“女冠式娼妓”中,以李冶言论最大胆,而且是唯一曾经“蒙主(皇帝) 宠召”的,在三人中最为风光。同样都是渴望爱情的寂寞名女人,三人中除了薛涛明哲保身,得以善终之外,鱼玄机因为妒火中烧,李治因为交游不慎,下场都很悲惨。 做了女冠的李冶,才华横溢,容颜美丽,因为艳名与诗名俱盛,所以认识了许多名士,跟陆羽、僧人皎然、刘长卿等人唱酬往还。有一次,她跟多位名士在开元寺聚会,名诗人刘长卿也在坐。而李冶竟就在席上当众引陶渊明的《饮酒诗》调侃他说:“山气日夕佳”( 暗喻他患有疝气)。难得的是,刘长卿非但不生气,还很有风度的引用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诗句“众鸟欣有托”应答。举座大笑。 李冶交往的好友之中,“茶圣”陆羽(字鸿渐)是很特别的一位。有一种说法是,两人是同窗读书的青梅竹马。但据近代诗人兼学者闻一多考证,李冶生于景龙三年(公元709年),而陆羽生于733年,就是说,李冶要比陆羽大24岁。所以上述说是不能成立的。不过,两人是好友确是事实。据说,她还曾拜陆羽为师,学习茶艺。后来湖州一带著名的“擂茶”,据传即是她留下的绝技。有一次李冶生病,陆羽得知后赶忙前去探望,后来李冶留下了《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两句,似乎隐约之中透露出两人之间有一股深层的、不可言喻的情感。 李冶与名士吟诗作赋互诉衷肠,《相思怨》是她感情真挚热烈的一首诗:“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姑且不谈此诗写与谁人,单是诗中所流露的情之浓烈,爱之深厚,便足已令人动容了。只可惜,她的身份决定了她的情只能是男人生活中的点缀,没有男人肯为她抛开世俗之偏见,将她迎娶。她是那么真挚的付出了自己的情,但到头来,却只能是孤灯一盏,黄经一卷。她的才情美丽倾倒了无数才子,也注定了她一生无数悲欢离合的经历。后来,她年华已逝,德宗闻名召她进宫,见后笑到:原来是一个俊老太太啊!皇帝兴味索然,询问一番后,就让她回道观去了。也是这个闻李冶之才名艳名不禁怦然心动,见到其人后又嫌李冶已老的德宗皇帝,在将领朱渍叛乱后,因李冶曾经上诗给朱渍,便将其以罪处死。可怜李冶风华绝代,才情横溢,却又以才获罪,成为了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在哀叹此女红颜命薄的同时,我不禁突发奇想,假如德宗召见李冶时她正值青春妙龄,她的人生是不是会被改写呢?无从知道。只是从她的诗中我读出了她对爱的向往,对感情的追求。她渴望能有一个知心人儿与她相伴到老,渴望能有一个值得信赖的臂膀让她依靠。但在当时,她的这份并不算高的要求却只能是奢望而已。 李冶的一生,是爱恨纠缠的一生,是笑中带泪的一生,她一生未嫁,却写出了《八至》。这世间的事,就是这么的难以琢磨,有的夫妻相濡以沫,有的夫妻却反目成仇,还有的就是将就凑合着,为了保持家的完整,就这么的过吧!童话里的故事永远都是在讲述王子和公主历经磨难,最终和心爱的人走上了红地毯,但从来不说结婚后的王子公主的生活如何。当所有的绚烂都归于平淡,当炽热的爱情渐渐的转化为亲情,当生活中的矛盾越积越多,夫妻间便有了隔阂。当夫妻间情感上已无法沟通,思想上已不能交流,那么最亲近的人也就会成了你最陌生的人。夫妻如果疏远到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种地步,那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呢!中国有句古训,叫宁为玉碎,不求瓦全,但在婚姻问题上,大部分人却选择了“求瓦全”。此时,我倒不禁的羡慕起李冶来,她终身未嫁,只是尝尽了相思之苦,却不必忍受心中已经无爱却还要日日面对的痛苦!从这点上来说,她又是幸运的。 再吟起《八至》诗,依稀中,我恍若看到了那千年前的江南水乡,望见了那青衣高冠的女子,在月明夜,独上高楼,黛眉颦蹙,玉指轻弹,唱着断肠的诗句,奏着相思的怨曲。“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声声入耳,心竟不由的一颤,那份酸楚,要如何才说的出。
相关链接: |